烏瓏白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沙的手伸向第一份——上面寫着的是“伊甸計劃”。
【爲保證人類血統的純正性,最先被提出的就是伊甸計劃,即創造一個純淨的人類基因庫。在人類基因被蟲族逐漸同化的時候, 基因庫能爲人類爭取時間, 必要時也可以給人類族羣來一次‘換血’……伊甸計劃最開始只是想要保留人類的初始基因, 但之後幾百年, 軀體生化技術和意識傳輸技術佔據了主流導向,伊甸計劃逐漸被廢棄。】
保留基因庫隨時給人類族羣“換血”,其實也還算可行,就是用基因庫大量培育出的初始人類,充入族羣之中,這樣人類族羣自然能一直續存下去。不過,這個計劃的執行必須是持之以恆的,而且可能會帶來一些“自然人”和“培育人”之間的糾紛。
試想一下,基因融合在實際上加強了人類的體質和精神力,隨着社會的自然繁衍,這些人的力量還會不斷變強。但由初始基因庫培育出來的人呢?相比之下,他們羸弱不堪。延續人類的初始基因是他們唯一存在的理由……這新舊兩類人種之間,究竟誰尊誰卑?誰更加重要?人類社會可能會朝着一個扭曲的方向發展。從那些文件上來看,這個“伊甸計劃”也不過數十年就被廢棄了。估計是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
白沙的視線轉向第二份計劃——封皮上寫着的名字讓白沙第一眼就知道了計劃的內容。
【第二份計劃,名爲“清道夫計劃”,即利用基因科技,對人類胚胎進行定向培育——人類和星蟲頻繁接觸、戰士需要利用機甲與星蟲戰鬥,這也是基因融合加速的原因之一。因此,理論上只要創造更多的戰士,我們就能保下剩餘人類的基因不受污染。我們通過定向培育,創造出了一些和蟲族基因進行有利融合的人種——實驗假設人類無視蟲族帶來的融合浪潮,朝着融合的方向進化下去,然後我們從各個進化方向中挑選最優秀者,培育成適合與星蟲廝殺的戰士,由這些戰士做清掃星蟲的‘清道夫’。】
“你可以說直接點。”白沙冷笑着說道,“這不就是人造炮灰嗎?”
經過白銀中樞的刻意操作,當時的“清道夫”可以說是人類中的最強者,但這些最強者存在的意義就是爲了人類去死。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炮灰”這個形容確實有些合適。但“清道夫計劃”不是由我一力主張執行的,這個計劃是當時人類的高層提出的,我只是從旁輔助監管。後來,這些“清道夫”和普通的人類聯合掀起反叛戰爭,就是在那時候,他們給自己改了名字,稱作“阿瑞斯人”。】
白沙陷入短暫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