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溫酒煮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不是在做藝術研究?搞藝術和警察破案什麼時候搭上關係了?”魏石還在笑,老伴鍾無豔在廚房燒水,她聽見兩人對話,也笑起來。
不久,魏石停住笑聲,因爲他看見了施南生嚴肅的臉和生冷的眼睛——似乎並不是在開玩笑。
“說說看。”魏石覺得應該先聽施南生說完。
進門之前,施南生已經做好打算:直接進入主題。這一點他和呂青青相同,在重要事情上,一旦想好了,絕不猶豫。“梓縣知青案。”
五顆字如五塊巨石,依序不間斷砸在魏石頭上,他覺得喉嚨發甜,是不是流血了?魏石故意往垃圾桶吐一口唾液,藉機迴避施南生盯過來的眼光。
魏石不是別人,正是呂維遠當年在梓縣任***主任時的祕書。說到這裏,我們再澄清一下:施南生從童顯昭家枯井中取出來的東西正好和魏石有關。
當晚,施南生從枯井中取出包裹後,回到山坳處的車上,車子一溜煙離開千疊鄉。他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打開包裹。
好傢伙,果然不虛此行:
包裹裏有兩樣東西,一是楊拾遺和童顯彰的悔過書,他們在經歷數千個日夜痛苦煎熬與掙扎後,終於醒悟過來,而將當時的真實情況詳細寫了出來(這一點和吳長安比較相似)。在悔過書中,特別提到了呂維遠祕書魏石對一切的安排。二是當時魏石給楊拾遺和童顯彰的賄賂,總計4200元。親愛的朋友們,在1976年,這是怎樣的天文數字,按照物價或工資水平折算,大概已經接近今天的一百萬元。面對這樣一筆鉅款,楊拾遺和童顯彰一面瘋狂了,一面又絲毫不敢動用。
罪狀、悔過書、賄賂款,三樣東西加起來,足夠呂維遠喝一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