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襄帝想要營造一個足夠集權的政治社會,但是也想試試看徐清所述的自由經濟。
  這讓徐清想道一個書中的例子,便是社會主義政治以及資本主義市場的並行,也顯示了襄帝這個計畫並非不可行。
  初始可能是米與糖的自由買賣,之後除了軍事武器外應該都會漸漸開放。
  當然,襄帝有一部份也是聽兩位兒子說,民間的黑市氾濫,但也有許多人是因爲家中米糧不濟而只好步入這條不歸路,這些大戶人家多的米糖就這樣被高價賣在這裏,一些貧窮人家在中央分配時根本配不到甚麼,加上領的時候又被配官苛課,到手的根本不足以養家餬口,有些只好在黑市裏販賣一些值錢物品再從大戶那兒買些糧食回家。
  百姓們苦不堪言,但那些大戶人家的孩子卻是越養越豐腴。
  襄帝也希望自己的子民每個人都能喫到米飯,更何況是種田的,曾經的那些農夫們喫不到自己種的稻米和小麥,反而到了大戶而家的艙房裏,自己還得花大錢買,真的是過於荒謬。
  這個主意也很快被太保和太傅同意,這個政策雖是會損害到一些大家族的權益,但是像是樊家、沐家這樣的底蘊深厚的大家族,對於銀子和米糧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會在意,也不需要在意。
  徐清更是樂見百姓們有得喫,他也聽聞穎穎說到糖葫蘆販因爲銀子而迷昏了頭去做了傷害昕昕的事,樊凡於想也沒想就把他給處決了,留下他的妻女獨守空閨。
  徐清一想到就不禁憐憫,路有凍死骨果然不是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