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第1/3頁)
怨念法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衆,漢人平民所組成的地方起義軍,在這一刻於西南各省之地的先後發難,可謂是令這全國都處於遍地起火狀態的帶清朝廷,於戰事糜爛的方面上再次起到了火上澆油的助力!
若要說到這支西南地方起義軍來源的話,則無非又是和帶清那大缺大德的地方政策脫不開干係。
具體一點來說的話,就是與【改土歸流】這個自打帶明時期以來,其目的本身有好有壞的長遠政策存在着一定聯繫。
所謂改土歸流,就是廢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在狹義的層面上,則是指清朝雍正乾隆時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實行的廢除土司制度,設立流官治理的改革。
這一套固然在結果層面上,促進了地方少民的大量漢化,使得以漢族爲主導的中央集權的中國統治得到了加強,同時也使少民的文化與政治地位都在此期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像是本來應該在這會兒還保存着的苗族古文字,就是被乾隆在任期之內給清除了個一乾二淨,導致其在文化層面上開始‘與後世漢人迅速接近(比如蚩尤這位被現代苗族同胞高度認同的祖宗,在帶明時期還沒怎麼care過,只是被征討湖廣貴州時期的朱元璋一廂情願硬點,才頭上多出了這頂祖宗帽子,但是到了後來晚清時分出於強化反抗滿清的合法性,被漢族知識分子引入了民族概念後,才使得苗族=蚩尤後代這個說法普遍傳播到了全苗族,進而變成今天這種漢族苗族都喜聞樂見認祖宗的民族團結之景)’。
除開這些文化層面上的毀壞之外,實際利益層面上的主要破壞當然也同樣存在。
像是什麼帶清官吏,滿漢地主,高利貸者紛紛進入這些少民居住地區,與當地農村中的土目、亭目、把事勾結起來共同剝削、壓迫農民,霸佔了大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