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雖然國力強盛,但對外政策與對外探索的模式卻非常愚蠢笨拙,經常幹那種拿一百塊錢的成本卻只有十塊錢收益的事情。
它對於破壞別國利益很在行,但對於最大程度獲取自身利益,則不怎麼上心。經常在無腦打人和無腦被打的狀態中相互切換。
簡單來說,就是吐蕃自身強勁的實力,並沒有很有效的轉化爲壯大自身的渠道。其外交政策的運用水平遠不如突厥。
而最近,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的侍官孫誨入朝奏事,舉報崔希逸與吐蕃邊將乞力徐媾和,並斬白駒爲盟,讓唐國與吐蕃在河西接壤的地區撤去了守捉戍堡,形成了邊境接壤地區非軍事化的局面。
因此,孫誨向朝廷獻策,可以趁此機會,從河西(涼州)出兵,攻打吐蕃,一雪前恥!
雖然這並不能直接奪回勃律,但卻可以極大牽制吐蕃的軍力,減輕安西四鎮的軍事壓力。
這個事情剛剛被拿到朝堂上討論,然後各路朝臣又吵成了一團。以右相張九齡與左相李林甫的意見爲代表,朝臣們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張九齡認爲現在朝廷支出已經到了很恐怖的地步,尤其是長安地區的官僚及吏員規模,堪稱前無古人!
前兩年的時候(也就是開元二十一年),當時朝廷就在李林甫的主持下,對這方面做過相關統計:
長安官員數量達到了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六人,其他從屬官員更是多達五萬七千四百一十六人。而且因爲門蔭及科舉選拔,還有許多有了官員資格,但還沒有授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