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時的士人,已經分出了“清流官”與“濁流官”。河北的士子,入濁流官還是可以的,而且也不必通過科舉。但入清流官,是想也別想了。
所謂清流官,就是權力大,事情少,動嘴皮子離皇帝近。這些官職被宋朝士大夫修史書時記錄得清清楚楚。
反倒是那些數量龐大的濁流官名稱,已經絕大部分遺失,而且並未記載在典籍中,只有依靠後世近現代考古,才逐漸發掘出了一部分。
這些人常常做着非常具體又技術性的工作,依附於刺史或者節度使。一旦刺史調任,那麼這些人就會馬上失業。他們是官有品級,卻又被清流官員所鄙夷和排斥。
高適前期就是在這樣的官職中輪轉,不知道擔任過多少任官職,反正長安的那些貴人們也不怎麼在意。
高適有詩才,開元二十三年開始考科舉,不過顯而易見的,他不可能考上。這個就跟本書主角方重勇,將來躺着考科舉都能考上的原因完全一樣。
那時候,一個人的出身,就已然決定了他的前途。徒勞的努力,或許老天能看到,但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出身決定命運,手腕影響格局,就這麼現實啊。
我特別鄙視那種唐代歷史小說,主角沒有出身就能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這個時代的嚴苛與刻薄,遠遠超過了後人們的想象。
說得更殘酷一點,貴人家中的奴僕,就算他推石磨已經推到石磨冒煙,磨出來的麪粉堆積如山。即便這樣的努力,能改變他作爲奴僕的命運麼?大概是不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