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時候,徙居在營州一帶的靺鞨人和高句麗遺民也捲入並參與了這場叛亂。
武周在鎮壓叛亂過程中,爲了分化反唐勢力,瓦解叛軍,便赦免靺鞨之罪,封靺鞨酋長乞四比羽爲許國公,粟末靺鞨的乞乞仲象爲震國公。
但乞四比羽拒絕接受,並乘唐王朝勢力被削弱,營州被攻佔,靺鞨故地空虛的有利時機,離開營州一帶,東渡遼水。後來唐軍聯合突厥、奚軍隊鎮壓叛亂之後,派契丹降將李楷固率兵追擊乞四比羽及靺鞨族人,乞四比羽被殺,乞乞仲象去世。
乞乞仲象的兒子大祚榮率領靺鞨人和高句麗人與李楷固大戰於天門嶺(遼西一帶)。大祚榮團結部衆善用兵,擊退了李楷固的追兵。
恰在此時,突厥再次叛唐,契丹重新依附突厥,並遮斷了中原到東北的道路。
大祚榮趁機率領族人和高句麗遺民向東進軍,回到太白山(長白山)東北坡奧婁河(牡丹江)上游一帶,據東牟山築城(敦化以北),並未參與突厥對大唐的戰爭之中。
不久後大祚榮自立爲震國王,仍稱靺鞨,渤海政權正式建立,拉開了渤海國的序章。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爲了牽制突厥,決定緩和唐朝與渤海的關係。大唐派遣侍御史張行岌到震國進行招慰,大祚榮欣然接受。爲了表示對唐王朝的友好,大祚榮派次子大門藝隨張行岌到長安入侍,被留爲宿衛。
大唐爲了強化東北邊疆的經略,決定遣使正式冊封大祚榮。此後大祚榮積極加強與唐朝的交往與合作,其在位22年間,先後6次派遣其子或臣僚入唐膜拜。
大唐與渤海國的關係進入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