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微臣以爲,御史中丞李適之,可接替烏知義平盧節度使之職。”
“嗯,朕也是這麼認爲的,那你就負責起草詔書吧。”
處理完了政務,李隆基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李林甫穿好衣服就離開了湯池,坐馬車返回長安了,一刻都沒有多耽擱。
不經意之間,他已經把皇甫惟明、王忠嗣、牛仙客、李適之這些人全部都趕出了長安。剩下的,就是用洛陽含嘉倉的事情,慢慢鈍刀子割肉了。
現在長安的中樞,大半都是他的人,李隆基也默許各路人馬在外公幹,不干擾李林甫施政。
修長安到洛陽之間的運河,改革現有的法律條文,將不合時宜的刪掉,逐漸將租庸調在稅收中的比例降低,慢慢增加戶稅來補齊差額。
李林甫心中盤算着一件又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租庸調的戶籍,一年比一年假,逃戶一年比一年多。越是逃,加到不逃之人身上的租庸調就越多,然後逃戶就更多,反正賬冊都是假的,地方官吏也是沒辦法。並非每一個地方都如夔州那樣是商埠,可以輕鬆用商稅補齊差額。
國家的用度也一年比一年大,府兵番上的比例越來越少,兵部那本賬冊,已經不對士卒的出處用府兵來標定了。統一都是“長征健兒”“團結”這樣的字眼。
就連龍武軍都不是府兵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