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
開元二十六年秋,在歉收多年之後,關中迎來難得的大豐收。
於是李隆基命左相張守珪,負責部署對關中地區採取“和糴法”。即:以高出市場價兩成的價格收購關中之糧,以供長安所需。
一時間朝野大悅,百姓皆呼萬歲。
此舉既防止了“穀賤傷農”,又充實了糧倉。
既然“開源”了,那自然免不了要“節流”。李隆基又下令,將漕運量停掉一半。運費高企不下的江南漕運,不再由官府組織收購,往來盈虧皆由各地商賈自行決斷。
運或者不運,運什麼不運什麼,朝廷皆不予干涉。
爲了充實內庫,李隆基任命楊慎矜爲監察御史,太府卿;又任命其弟楊慎名爲監察御史,出任含嘉倉出納使,接管鄭叔清原本的權責。除此以外,還任命楊慎餘爲太子舍人,侍御史,掌管京倉。
楊氏三兄弟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爲李隆基提拔起來的新銳力量,專管大型府庫,隱隱有分權李林甫的姿態。李林甫的親信鄭叔清不僅自請免官戶部侍郎,還被打發到岐州擔任刺史,可以看做是李林甫在對基哥的任命表示妥協認慫。
楊氏三兄弟之父楊崇禮,在太府卿之職上二十年,公正清廉始終如一。到他九十多歲時,授任戶部尚書後,因爲年老有病被免去太府卿之職,如今已經去世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