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
大唐中樞的政局與朝局,是跟地方和邊鎮事態緊密相關的。
比如說開元十五年時,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酒泉),生擒刺史田元獻,不但將城中囤積的物資一搶而空,還特意拆毀了瓜州城的城牆。
也在這一年,前任河西節度使王君?,被突厥部落襲殺而死。
河西軍政態勢的劇變,讓唐庭憂心忡忡,於是年過六旬的宰相蕭嵩臨危受命,以兵部尚書的身份,任河西節度使,判涼州事務。
這便是典型的邊鎮糜爛,中樞官員下場主持大局。因爲邊鎮普通官僚已經承擔不起戰略崩潰的責任了。
同樣的,在邊鎮幹得好的官員,也會進入中樞擔任要員。比如張守珪、比如牛仙客等。
這也是開元時期唐代官場邊鎮與中樞的正常流動,有着很強的正面意義。
如今,王忠嗣帶兵攻克吐蕃新城,再加上崔希逸的調職,導致河西權力結構出現新一輪洗牌。崔希逸的離去不是大事,但根據唐代政權運行的老規矩,他的幕僚與佐官也一併被免職。
這些熟悉河西本地事務的人或另謀高就,或轉投他人。總之,這一波變化使得河西地區出現了不少空缺的官位。對於這些空缺,不但河西地方勢力虎視眈眈,而且朝廷中樞對其也是異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