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誰也不想成爲別人軍功的墊腳石,犧牲了自己,吸引了吐蕃人的目光,最後自己死了,成就了“友軍”。
要是身爲河西節度使的王忠嗣親自下令這麼做,那沙州本地邊將自然得遵從,否則就是造反了。可是現在,這個議題是方重勇這個沙州刺史提出來的,衆人便有些猶疑了。
方重勇究竟是站在誰的立場上拋出這個議題的呢?
是沙州本地大戶,還是豆盧軍這樣的邊鎮守軍,又或者是他未來岳父王忠嗣?
此前一戰,無論是小城也好,羅城也罷,守軍都有戰功,足夠他們喫香喝辣。既然軍功都到手了,爲什麼又要多此一舉出擊呢?如果失敗了,不僅是前功盡棄,就連本來已經轉危爲安的沙州都有些危險了。
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會認真思考個人利益。強扭的瓜不甜,硬是用軍令調動這些將領,讓他們帶兵出擊。最後效果一定不會很好!
“諸位,沙州無法獨自存在,全仰仗中原那邊的物資補給。現在吐蕃人斷絕了商路,亦是斷絕了沙州的生路。
以後西域胡商也不會來沙州,關中那邊的物資也到不了沙州,我們可能連今年都無法混過去。不如趁着吐蕃軍新敗,我們自身物資尚未短缺,兵將們士氣高昂的時候,主動打出沙州,死中求活。
若是錯過這個時機,朝廷的兵馬又無法奪回瓜州與肅州,等到冬天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
方重勇苦口婆心的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