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之陌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部一共有匠人四十九人,其中能鐵匠五人,兩個成手,三個學徒,箍桶匠十二人,四個成手,八個學徒,皮匠最多,有三十二人,其中十一人是成手,餘下的二十一個都是學徒。
根據李如風的直接觀察,兩個部落的工匠幾乎不存在實質上的水平差距,兩個鐵匠一個叫阿骨力,他就是那個打消了李如風打鐵夢的男人,今年三十七八歲的樣子,身材魁梧,平日裏沉默寡言,據說他師父當年也是能鍛造盔甲的猛人,到他這一帶就只能勉強修補一下金屬武器和盔甲了,他平日裏的主要工作是打馬蹄鐵。
而另一個鐵匠則是來自臺爾巴合部的禿黑魯丁,作爲鐵匠他看起來要比阿骨力瘦弱的多,年齡上看起來也不再適合這份工作了,但他依然是臺爾巴合部唯一的鐵匠,李如風覺得他可能還不如阿骨力水平高呢,他打出來的馬蹄鐵形狀上看着就不夠圓潤。
在這個時代,鐵匠無疑代表着先進生產力,只可惜,李如風部的鐵匠們不算數,他們都是被人挑剩下的。
對一個遊牧部落而言,要維持一個鐵匠鋪的消耗可不是開玩笑,他們需要真正的燃料來讓爐子達到足夠高的溫度,所以燒馬糞,牛糞這種事想都被想,他們要燒木炭。
你完全可以想象,在這片毫無遮掩的草原上,木材到底有多珍貴,更別說木炭了。
然而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麻煩,李如風部還缺鐵...阿勒頗附近其實是有鐵礦的,但礦場已經被軍隊徹底破壞了,帖木兒蘇丹的意圖非常明確,他想讓這片區域保持‘平靜’,最好是那種連會呼吸的人都沒有的那種平靜,只可惜本地人都是‘教友’,他不好下手那麼狠辣。
待重啓的礦場,李如風只能在自己的小冊子上把這一行加進去,等待以後有機會再考慮那麼遠,眼下,他只能依靠之前囤積的金屬製品,鐵礦石來彌補軍隊的消耗了。
在看過了鐵匠鋪之後,李如風感覺自己滿肚子的知識才華都無用武之地,他知道打鐵需要溫度更高的鍛爐,知道水力鍛錘的原理,知道鐵加碳生成鋼,知道流水線作業能提高生產效率,但只要看過那兩個臭着臉的鐵匠有氣無力的在那用錘子砸,他就知道說那麼多都沒有用,沒有競爭關係就沒有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