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之陌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者有話說:
作者的話:庫爾德人的歷史一言難盡,先後經歷了幾次有組織有計劃的屠殺,基本沒有靠譜的資料可言,所以我姑且寫着,你們姑且看着~
注1——並不存在德里人這個民族,它泛指德里蘇丹國,帖木兒南征德里蘇丹國時,這個國家正處於圖格魯克王朝時期,主體民族是波斯化突厥人
核心成員基本都是中亞移民,所以現代的恆河三哥普遍認爲這個時期的德里蘇丹國和他們無關。
帖木兒征伐德里蘇丹國的過程在歷史記載中非常誇張,具體描述是:“在佔領德里前夕...殺死了十萬人,幾天的功夫,德里,西里,查漢巴那和舊德里四個城市就淪爲廢墟...”(出自《印度通史》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著,),在戰果方面的描述是“有些士兵得到了一百五十個奴隸,男人,婦女和兒童,而一些娃娃兵每人也得到了二十個奴隸。”(出自《阿富汗史》珀西.賽克斯著【英】)
第八十五章 可算共商大事啦!
夜色降臨前,李如風的存在主義騎兵在部落營地外紮營安頓了下來,大量新鮮的奶製品,肉類乃至酒水從部落里拉出來送進了庫爾德人的營地。
來者是客,最少第一天得讓人喫好喝好,這是李如風基於樸素的東方價值觀提供的免費福利,作爲客軍而來的庫爾德人自然士氣大增,他們打了一輩子仗,這還是第一次在開戰之前就拿到好處。
老蘇丹當年徵召這裏的人爲輔軍的時候,他們連打完仗去扒屍體的活都輪不到。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憂愁,李如風這麼大方高情商的說法是極具戰略目光,看的都是長遠的利益,低情商的說法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