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2/5頁)
爾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錢給夠?”程深立馬追問:“不是說需要榮譽公民或者爵士的推薦信?他們這種會缺錢嗎?”
“他們不缺錢,但是也不嫌棄錢更多一點啊。”大家忍不住笑:“何況不是還可以找英國人?這在香港的英國人也不是就個個大富大貴了。”
“隨便找個英國人都可以?”易寒星也開始了追問:“那豈不是找個英國的大頭兵都行?”
“英國大頭兵的孩子倒是可以上學,但是他們也不會把孩子養在這邊,至於說他們的推薦信?”說話的人說着就忍不住笑了:“易小先生,你們在上海的時候,如果需要推薦信,大頭兵的推薦信能有用?至少也要是學校老師的推薦信吧?”
也就是說,這個推薦信還是需要有一定文化素養和社會地位的人給出,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隻有很少數的人能夠讀書?”
“這不一直都是這樣嗎?”衆人聽了易寒星的問題,絲毫不覺得這種上升通道受阻階層流動停滯的情況很嚴重:“要不然我們怎麼自己辦學校教孩子呢?當年沒有學校之前,大家想讓孩子接受教育,都是送去廣州那裏的,那邊不用推薦信啊。”
這麼一聽,易寒星頓時覺得,不管怎麼樣,南京政府當政期間一直在各省市普及中小學教育,這件事情還是值得肯定的。
轉念一想,易寒星也明白了這後面的行爲邏輯:中國自從有科舉制以來,一直都有供貧寒家庭學子依靠學習考試上升的習慣,而外國自古以來都沒有考試當官這種習慣,靠得依然是推薦制,這也是爲什麼在香港地區讀書還需要推薦信的原因。
易寒星現在是一面爲了祖國的制度而驕傲,一面爲了推薦信而頭疼:“那如果是比較有社會地位的人,想要用錢砸,應該也要花上不少錢吧?”
“可不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和易寒星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