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墨畫你傾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漢我一家五口人,種田百畝,一年能收近300石糧食呢!如果年月好的話,還能多收些嘞!”。
皇甫青知道,漢朝末年的計量單位,跟現代是不一樣的。
在漢代,一尺等於23.1厘米,現代一尺30厘米。重量單位分爲五等:銖、兩、斤、鈞、石。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這套計量單位一直沿用到唐朝。
容量單位也分了五種,命名爲龠、合、升、鬥、斛五量,一合等於二龠,合以下都是十進(宋以後一斛爲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單位,鬥和斛則爲實用單位。
石本來是重量單位,爲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漢開始,石也作爲容量單位,與斛相等。
而且漢代的一斤要比今天的一斤小,漢代的一斤只有250克,而今天的一斤是500克。等於說一石,在漢代是120斤,在現代今天只有60斤,30公斤罷了。但是糧食種類不同,一石糧的重量也不同,一石米其實也就20多公斤,一石稻穀也就15公斤左右。一石就像一個麻袋,裝一麻袋鐵,跟裝一麻袋棉花,重量是不一樣的。
其次,就是漢代的一畝和今天的一畝還不一樣。漢代的一畝要比今天的一畝稍小。漢代一大畝461平方米左右,今天一畝則爲666.7平方米,等於說現在1畝田地等於漢代1.44畝地。
按一石米20公斤算的話,漢末糧食,一年畝產3石糧,60公斤。一戶人家種田百畝,就是300石糧,摺合現在6000公斤糧食。很多文獻上記載,漢末一戶五口之家種田百畝,得糧三百石,我是不咋信一家五口人,能種百畝地,除非他家有拖拉機跟收割機,否則打死我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