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527年冬,趙成因病去世,終年39歲。年僅18歲的趙鞅作爲趙氏繼承人以下軍佐入卿,柔弱的肩膀開始承擔趙氏家族的興衰榮辱。
此時,晉國六卿執掌如下:
中軍將:韓起 中軍佐:中行吳
上軍將:魏舒 上軍佐:士鞅
下軍將:智躒 下軍佐:趙鞅
趙武去世後,韓起接替他的位置任職中軍將,至今已是第十五個年頭。除了韓起,中行吳、魏舒、士鞅均是朝中元老,智躒和趙鞅年紀相近,資歷最淺。
對趙鞅而言,父親去世的悲痛未及釐清,殘酷的現實接踵而來——年輕識淺,如何挑起整個家族的重擔?失去父親庇護的他,何去何從?
父親並非野心勃勃之人,雖居高位,仍承襲爺爺的行事風格,沒有爲趙家謀取一分私利。相反,除了智氏,其餘四家都不同程度的壯大了封邑財富。父親健在時,好歹資歷深,威嚴在,還能鎮得住,可他......?不要說超越,僅憑他單薄的臂膀,能把祖宗留下的基業保住已屬不易,哪敢談發揚光大?
趙鞅爲此煩惱不已,獨坐在書桌前發愣。
“叩叩”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