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是對徐國發起進攻。
齊軍還未到達徐國國境,剛至蒲隧,徐國君主便派人前來求和。徐國地處齊國南面,距離齊國本土較遠,是圍繞齊國周圍的諸侯國中實力較強的。徐國未戰而降,距離齊國更近的邾國、莒國頓時慌了手腳,趕緊前來示好。
爲了對齊國表忠,三國約定一齊面見齊景公,在蒲隧舉行會盟。盟會上,徐國將無意尋獲的寶物——甲父之鼎獻給齊國,作爲停戰的禮物。
“蒲隧會盟”是齊國作爲盟主組織的盟會,規模雖小,卻有三國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無論如何,這是小範圍的實現了齊景公的霸王夢。更重要的是,得知這一消息,晉國竟然毫無反應。
晉國的無動於衷助長了齊國的野心。如果說這是一次對晉國底線的試探的話,齊國被證明已經是贏家。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一年,即公元前526年,在位僅五年的晉昭公突患急病,匆匆謝世。忙着國喪的晉國哪裏還顧得上齊國?憑藉天時地勢,齊國稱霸的野心被澆灌培育,快速生長。
三年後的今天,齊國派軍討伐莒國,不過是其野心成長的必然結果。然而,更出乎意料的是,晉國的態度仍是一如既往的作壁上觀。
“從‘平丘會盟’的消極退避勉強盟誓,到三年後的‘蒲隧會盟’,再到現在——”趙鞅感嘆道:“齊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對諸侯小國侵擾,我國卻漠然置之。算起來,我國已成爲齊國野心膨脹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