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伍氏兄弟很快領悟到這個惡毒計謀的深層涵義,儘管如此,他們仍然不得不做出取捨。必須有一個人前去,就算死了,至少不會落下不孝不義的惡名。於是,哥哥伍尚提出,自己去見父親,請弟弟務必逃往他國,待來日替父兄報仇。
果真不出所料,伍尚面見楚王后,當場被刀斧手拿下,父子同時被誅。由於伍子胥機智過人,沿途關卡沒能將他攔住,氣急敗壞的費無極命人查抄伍氏家族,將青壯年一干拿下,以泄歹毒陰計不得全逞之恨。
“之所以選擇犧牲伍尚,除了長兄爲父,要替弟弟遮風擋雨,凡事走在前之外,更有他故。”沈尹戌悠悠說道:“伍尚性格淳厚,孝親忠君,恭順仁裕。伍子胥則不同。他剛毅正直,武藝過人,嫉惡如仇,是非分明,遇事決不輕言妥協。”
“所以——”沈諸梁輕輕一嘆,“兄弟倆做的選擇,可說是不得已的明智。既全了孝,又顧了義,來日方長,恐怕楚國的夢魘更長——”
隨着一聲長嘆,父子倆都沉默下來。
可恨費無極這等宵小,在歷史的長河裏層出不窮,往往又都高官厚祿,富貴榮華享用不盡。可憐伍氏一門,爲楚國宗室盡心賣力,卻落得家破人亡,兄長赴難,弟弟逃亡,天人永隔的境地。
所謂富貴浮雲,大約說的就是此時的伍子胥——前幾日還是太傅之子,待他日太子登位,便要委以重任,施展才華。轉瞬間,卻淪爲衙門發下海捕文也要捉拿的通緝要犯。
天堂與地獄,沒有時間轉折,揹負血海深仇的伍子胥,意氣昂揚的伍氏一脈,怎會甘心寄居田野,做個無名無求的農夫?有理由懷疑,他在韜晦養志,待時機允許,便要橫刀立馬,一血家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