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樂祁給出的理由是:季孫氏在魯國地位穩固,絕非公室聯合幾名大臣所能撼動。魯國一半兵權牢牢控制在季孫氏手中,除非叔孫氏、孟孫氏聯手跟他反目——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是這樣,三家都得完蛋。
所以,一旦季孫氏遭難,另外兩家一定會出手相救。僅季孫氏一家,公室就很難佔得便宜,更何況三家聯手?
再者,公室失人心已有四世,軍士、平民、奴隸,全靠季孫氏養家餬口,他們的生計、升遷、賞罰全都操控在季孫氏手上,他們肯定會爲季孫氏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這麼一看,季公若等人的計謀,一定不會得逞。他們不動還好,假若他們輕舉妄動,很可能被抄家滅門,甚至魯國國君都不得不逃亡。
所以,無論如何,絕不能招惹季孫意如,嫁女兒一事,一定不能變更。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在此處找到了例證——樂祁所見,與子家羈不謀而合。
他們對形勢的判定,說是洞若觀火絕不爲過。世事彷彿攤開的一本書,指明瞭第幾頁第幾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訴他們答案。透過表象,他們一眼看到本質,不費吹灰之力。
由此可見,宋元公對季孫意如這位大舅子兼女婿是又敬又畏。不去找他說情,顯然是深知他的脾性。但是,身爲一國之君,季孫意如驅逐魯昭公的做法,令他有如芒在背的擔憂——假若宋國朝臣也對他來這麼一下,他也頂不住啊。
所以,他故意繞開季孫意如,到實力猶存的中原霸主——晉國尋找支援。同爲姬姓國,魯國對晉國一向忠心耿耿,唯其馬首是瞻。宋國也一樣。“彭城之役”後,從來沒有挪過屁股,穩穩的站在晉國的陣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