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軍主動應戰,吳軍求之不得。他們掉頭後撤,楚軍以爲他們膽怯,迅速渡過漢水,馬不停蹄的追趕。吳軍退至小別山與大別山之間,以逸待勞,靜侯楚軍。待到楚軍氣喘吁吁的趕到時,吳軍已經歇息了好一陣,牙尖爪利,磨刀霍霍,正愁無處練兵。雙方激戰三輪,均以吳軍勝利告終。
吳軍之所以後撤到此地,其實是謀劃已久用心良苦。
吳軍的三萬兵力後退時,進行了充分合理的調度。地圖上顯示,距離大別山不遠,有個屯兵絕佳之地——柏舉(今湖北麻城)。
柏舉背靠大別山,北面還有三處吳軍疲楚多年的戰略果實——夷(今安徽渦陽縣一帶)、潛(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東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
三地已被吳國佔領,正可充當吳軍的後防依靠——一旦戰事不利,從柏舉出發,有小路直通三地,以便迅速撤退,保存實力。
三戰不利,令尹囊瓦大感不妙。失利的痛苦將他的自大擊垮,他不得不面對眼前殘酷的現實——要麼繼續與吳軍再戰,要麼掉頭逃跑。無論如何,他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區別只在消極與積極。
這時候,他的兩位“軍師”不負衆望,蟄伏已久的責任感湧上心頭。他們一致認定,絕對不能後退,一定要戰鬥到底。囊瓦本想逃,因爲這兩人,他的懦弱硬生生的被斬首。無奈,只得硬得頭皮守在原地。
於是,吳楚雙方都駐兵柏舉,休養士兵,閒放軍馬,等待某個推動戰役前行的時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