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鞅對智躒的鄙視溢於言表。
最近幾年,兩人的關係大不如從前,單獨會面也很少。爲各自家族謀求發展突圍破局成爲壓在兩位宗主肩膀上的重任,他們都無暇也無心思像兒時般優遊閒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位昔日的好夥伴也算是志同道合——在力爭上游振興家族這件事情上,兩人是志向相合。
雖然如此,他們實現目標的路徑卻不盡相同。
趙鞅選擇廣納賢人,但凡有一技之長者皆網羅門下,分門別類各施所長。在經濟上,與其餘卿家一樣,突破“百步爲畝”的舊制,他更大膽激進,擴大畝制,走得更遠,以賦稅最輕聞名晉國。
反觀智躒,有建設性的舉措不見,精力主要放在親近宗室諂媚小人。親近宗室可以理解,君主雖已勢微,畢竟名頭還在,大政決策權仍在手,就算強大如士氏也不敢公開和君主叫板。
能夠得到君主的信任,無疑會在大事決斷上掌握主動,多了一票贊成票。更遑論成爲軍政一*把*手,再有君權加持,簡直是雙倍權力,君主也只有言聽計從的份。
可是,也要和那些扶不上臺面的宵小保持一點距離吧。智氏可是有頭有臉的世卿大族,無論如何,要有任人用人的基本標準,而非阿貓阿狗都收留重用。
趙鞅雖收留陽虎,但是陽虎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再說了,陽虎絕非一味奉承的無能小人,相反,有才幹有膽識。所以,至少到目前爲止,趙鞅雖也廣結善緣,還是有門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