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倒是。”蔡墨歪着腦袋,緩緩說道:“看來中行偃的弒君之罪已清償,子孫後輩英勇善戰,運籌精妙,可喜可賀。”
公元前574年,“三郤”被殺,入卿僅三年的中行偃躍升至中軍佐,成爲時任中軍將欒書的左臂右膀。很快,兩人便被一心想斬草除根的寵臣集團的胥童、長魚矯等人扣押。由於一日殺三卿令朝野震怖,晉厲公不忍再殺人,遂命人將二人釋放。
重獲自由的欒書、中行偃心有餘悸,惶惶不可終日。欒書提議,年輕的中行偃作爲欒書的追隨者附和——殺死晉厲公,清剿寵臣集團。很快,二人便付諸行動,順利得手。
新君悼公繼位後,欒書突然失蹤,中行偃雖不被秋後算賬,也因弒殺國君被冷落了好長時間。直到公元前560年,入卿十七年的中行偃才登上中軍將的巔峯,執掌晉國軍政。
“要說聯姻之道,士氏和中行氏是旗鼓相當。”董安於補充道:“士氏跟周王室的重臣劉氏世代爲婚,關係甚篤。”
董安於說的劉氏,其實是周王朝分封的衆多諸侯國之一——劉國的國君。劉國的開國國君劉康公是周頃王的幼子,他的兩位同母兄弟都是周天子,分別是周匡王、周定王。他被分封在劉邑,從此以邑爲姓,稱姬姓劉氏。
由於劉氏與周王室血緣親近,從劉康公、劉定公、劉獻公、劉文公到如今的劉桓公,歷經五世都是王室卿士。
一方面,他們是自己所在采邑的一方之主,另一邊,他們又在周王室總攬朝政,號令諸侯,權勢顯赫。
歷時近二十年的“王子朝”之亂,表面上看是兄弟爭位,其實背後是擁立王子猛的周王室卿士劉文公、單穆公跟支持王子朝的賓起、毛伯得、尹文公、召莊公等人的權力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