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邯鄲靠近晉國東面,地處戰略要地,偏偏跟趙鞅關係疏離。眼看趙氏家族勢力分散,趙鞅是急在心上卻無計可施。
衛國反覆,與齊聯合伐晉,趙鞅想用五百人質震懾衛國的同時,也思忖着把邯鄲氏拉近,聯手反擊齊衛聯軍。之前把人寄存在邯鄲,一是爲了方便取用,二是對邯鄲氏釋放出親近的善意。想不到不試不知道,一試竟得出這樣的真相——他們竟無懼他的威信,不知感恩,執意要跟他背道而馳。
一向重視權威以趙氏家族當家人自詡的趙鞅怎能忍受這樣的輕蔑鄙視?區區邯鄲氏都敢背信棄義,他還怎麼立威?趙氏家族本就不是強族,如今還一分爲三,三分之一還妥妥的完全背棄了本部,他的強族夢如何實現?
此事關乎趙鞅的理想事業個人威望未來大計,強勢如他,豈能容許這樣的背叛?
“將軍的意思是——”董安於細心觀察趙鞅的表情,他的神情變得凝重,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藉此事收回對邯鄲氏的控制?”
說實話,董安於不看好這樣處理能達成目的。
在趙鞅看來,血緣關係至上,大家都姓趙,這是天然的。可是趙午跟中行寅也有血緣關係,而且是外甥跟親舅舅的關係,這種關係顯然比五六代前共一個祖父要親得多。
趙午之所以反覆,料想也是有壯大邯鄲一支的意圖在內。既然自立門戶了,想做強做大也是情理之中。有了中行氏這個靠山,再加上士氏的協助,邯鄲一支勢必會累積到更多資源。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優越,假以時日,定能在晉國的對外事務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之所以不馬上放回五百人,應該是邯鄲氏上下商議過後做出的集體決策。趙午之所以答應在先,肯定是事先並沒有跟族人兄弟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