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幸好,董安於提前把部分家兵安排到城內某處待命。待兩家人馬到時,他們聞訊趕來,很快便解了圍。正要喘息,更驚人消息傳來——既然風向已經轉了,邯鄲氏作爲無辜的受害者自然不必承受官軍的圍困,籍秦接到中行氏的指示,正快馬加鞭的朝趙府趕來。
本來能解圍已是僥倖,畢竟兩家本是勝券在握,沒料到趙氏竟有奇兵安插在外,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抱頭鼠竄。一旦援兵到來,形勢便會逆轉,趙氏很快又會處於下風。
於是,趙家人馬在趙鞅和董安於的帶領下匆匆趕往晉陽,喘息待定,徐圖再戰。
趙鞅的出走,雖保存了大部分實力,不至於族滅身死,卻造成了另一個可怕的後果。
兩大家族發兵,再加籍秦率領的官軍,兩股兵力光明正大的討伐趙氏,背後的意味很明顯——向世人宣告,趙鞅是“叛”臣、“亂”臣。既然如此,趙鞅的家兵就成了政府軍的對立面——叛軍。趙家的反抗就成了“拒捕”,後果除了誅殺,不作第二種可能想。
晉陽城遭到了政府軍的猛烈攻擊,官兵在城外築起壁壘,挖起壕溝,勢要攻陷晉陽城,把趙氏殺個片甲不留。
城外的人得意洋洋志在必得,勝利的號角眼看就看吹響。無論是政治立場或是軍事實力,兩大強族都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趙氏的覆滅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城內的人心急如焚望眼欲穿,期待救兵前來。期望有人在國君面前爲趙氏爭取反正的機會,洗清“反叛禍亂”的罪名。只有雙管齊下,趙氏才能地位不變,前途光明如昔。
水滴在刻漏處一點一滴的下墜,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