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時,晉成公已去世,其子景公即位。聽聞姐姐被害,景公大怒,欲要興兵伐潞。
朝中大臣分爲兩派:一派主張絕不可怒而興師,酆舒勢頭正盛,應該避其銳氣,等他退位再說;一派以伯宗爲代表,力主出兵。
伯宗是當時晉國聞名遐邇的賢人,他的立場非常鮮明:酆舒所爲,逆天違德,若是縱容,晉國的大國威嚴何在?
晉景公一聽,言之有理,於是派時任中軍元帥荀林父率兵趕往潞地。結果,荀林父不負重望,殺死酆舒,滅了潞氏。
之後的數年間,晉國又陸續滅了赤狄的甲氏、留籲、鐸辰等地。至此,整個赤狄所在地域盡歸晉國。
可以說,荀林父的旗開得勝是晉國平定赤狄的關鍵一步。也因此,潞地作爲中行氏的采邑,作爲對其功勳的賞賜。
兩大家族選擇寄居此地,除了是中行氏耕耘最久的采邑之一,這裏的地形地貌也非常適合征戰。
潞地位於今山西省東南部,屬太行山西麓。西北依山,與襄垣縣毗鄰,東北與黎城縣隔河相看,東南則谷嶺交錯。
有山即有屏障,有河則有補給。戰時可依,民用不誤。經過多年經營,已是物阜民豐,人口衆多,可說是除了朝歌之外最能爲兩家提供便利的地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