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國的北上之途,經過一個名叫蠻氏的小國。若要北上,只能將其剿滅。
說起這個蠻氏,是古代西戎的一支。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爭相擴張,蠻氏也不例外。隨着人員的壯大,他們將霍國及其東北部的梁邑納入其中,都城定在今河南汝州西南。
公元前585年,因宋國不參加會盟,晉景公聯合鄭、衛侵宋,蠻氏也在晉國出兵伐宋的盟友之列。
公元前526年,楚平王聽聞蠻氏內亂,殺蠻氏首領嘉,取蠻氏,立嘉之子爲首領。
從地理位置來看,蠻氏幾乎跟晉國接壤。因爲地處楚國北上的必經之地,楚國將其納入羽翼的願望顯然更強烈。通過干涉其內政,楚國意在彰顯其對蠻氏的主導權。
這些部落小國,反覆無常,不講信用,被稱爲“蠻族”並沒有冤枉他們。不只他們,吳國崛起後,從前依附於楚國的舒鳩、舒、舒庸、巢等部落,也在吳、楚之間反覆橫跳。其中不乏類似鄭國在晉、楚之間左右搖擺的不得已,也有蠻族部落生性自由,不受封建禮制約束的天性使然。
部落族羣對規則鮮少尊重,輸了就投降服軟,待你走後又故態復萌,承諾沒有任何效力。
“柏舉之戰”發生後,楚國自顧不暇,又是向秦國求救,又是遷都。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盟友背叛,吳國搶地盤,楚國都無力干涉。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已經強健如昔。
蠻氏一直是楚國垂涎的獵物,只要實力允許,定要全數佔有。
蠻氏最重要的兩個屬國分別是霍、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