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驪姬之亂”爆發後,公子重耳帶着“五賢士”四處流亡,尋求政治庇護。一行人來到曹國,時任曹國國君共公聽說重耳肋骨駢脅,據說此乃聖人之象,就想一飽眼福。重耳洗澡時,他便跑去偷窺。
堂堂國君竟行此無恥之舉,實在令人噁心。重耳得知此事,懷恨在心。只因情勢所迫,寄人籬下,只得忍氣吞聲。
幾經輾轉,重耳終於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繼位國君,世稱晉文公。
大勢已定,晉文公決定清算曹國。於是發兵攻打曹國,逼其投降之後又將其納入自己的盟友之列。
接着,晉楚“城濮之戰”爆發,晉國贏得勝利,成爲春秋時期中原第二位霸主。自齊桓公去世到晉文公稱霸,中間十二年,楚國只是暫代中原部分事務,很快就因晉國的加入失去對諸侯國的支配。
從此,曹國和宋國又平起平坐,成爲晉國的盟友。小弟仍是那幾個,只是發號施令的換了人。
身爲同一首腦領導下的兄弟,本該和睦相處,共同爲大哥效力。不料,曹、宋衝突又起。
宋國沒再出現跟宋襄公同樣好高騖遠的國君,再加宋國的實力一直強大,欺負小小曹國不是問題。
儘管歸屬同一大哥旗下,國與國仍分三六九等,呈金字塔型。處於底層的要向上一層送禮巴結,以便有事的時候,有人幫出頭。如果事事都由大哥出面的話,怕是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