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王夫差跟伍子胥同樣固執,他針鋒相對,命人用皮革把伍子胥的屍首包裹住,棄置江中,讓伍子胥看不到吳越的動向,死也要做個盲鬼!
不愧是君臣,生要纏鬥,死也不放過,糾葛之深,生死未了。
伍子胥的天真在於,就算他泉下有知,他的預言靈驗,那又怎樣?人死如燈滅,他少活的年月,吳王夫差可是一天也沒落下的縱情享有。他揮酒熱血成就的功勞,伯嚭替他享受,一天也沒有虧待過自己。而他,只能枕着孤苦淒涼的寒溼,煎熬着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勉強告慰自己。
諸葛亮曾這樣評價伍子胥:“子胥長於圖敵,不可以謀身。”
回顧伍子胥的一生,這個評價可謂十分中肯。以楚、齊、越爲敵,他總能運籌帷幄制勝於千里之外。除了出色的政治軍事才幹,建城築營,星相觀測,吉凶福禍,他也盡在掌握。爲何偏偏自己卻難逃厄運?
是否某一次夜觀星相,五指聚攏時,他也曾有過蹙眉心悸,得知兇象已成,難逃一劫?或者他也曾試圖逆天改命,所以寸步不讓,而非退隱江湖,求個全身而去?很難想象智慧超羣者竟然沒有一絲一毫的機會爲自己尋得一線生機。
只有一個可能——他太自信,結果栽了跟頭。伍子胥高估了帝王的胸襟器量,低估了佞人的興風作浪。
“驕兵必敗”放之四海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