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齊簡公被田氏所殺,人證物證俱全,動機充分,毫無疑點。可是,齊國上下對此事三緘其口,無人提緝拿兇手之事。還有誰比身爲兒子的齊平公更有資格興師問罪?連他都選擇乖巧聽話順從田常,將國政全權委託於他,認命的做個老實安分的傀儡,誰還能置喙?
可是,他鄉異國卻有個人十分憤懣,這個人就是孔子。聽聞齊簡公薨逝,孔子沐浴齋戒三日,以示哀悼。期間,他三次向魯哀公請求派兵伐齊,討伐弒君罪臣。
此時的魯國,雖有吳國的庇護,無奈吳國路途遙遠,鞭長莫及。齊國則近在眼前,若是來個突襲,吳國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麼一想,齊國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依我國的實力,實在難與齊國抗衡,大夫還是打消念頭作罷。”魯哀公一臉無奈。
隨着晉國霸權的旁落,齊景公趁機聯合中原小兄弟結成反晉同盟,企圖復興齊國失去已久的霸業,魯國也不得不重新回到齊國的懷抱,尋求庇護。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
齊魯交界,在晉國稱霸中原的時代,齊國對魯國的偷襲入侵都時有發生,魯國經常要向晉國告狀才能討到一點公平。到了齊國成爲盟主,怎會不借機佔盡便宜?
所以,吳國崛起後,魯國在被動跟吳國結盟的同時,也獲得了對齊國的主動。雖然如此,中原無主多年,魯國在長期被齊國不斷蠶食的過程中,國力日益削弱早是不爭的事實。
身爲一國之君的魯哀公,儘管已經聽聞齊國權臣弒君,卻也無可奈何。回看自己,已然被“三桓”壓得喘不過氣來,這個一國之主都是季孫氏施捨的,他又能怎麼辦?自家的門前雪都無力清理,遑論別人瓦上的霜凍。
“單論齊魯,自然是實力懸殊。”孔子迎視哀公的目光,侃侃而談道:“田氏弒殺國君,在齊國必定不得人心,如此一來,齊國不能全力出戰,實力必定削減大半。”
“那又如何?”魯哀公看向孔子,心想,我國與齊國的實力豈止相差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