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這樣,葉公一路招兵收馬,勤王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騎牆者經過審時度勢也都選擇加入到他們之中。於是乎,邪佞爲惡者漸漸已無路可走。
因爲同夥被殺,白公集團內部是人心惶惶。得知保王勢力洶湧而來,衆人紛紛作鳥獸散,很快白公已是知音寥寥,勢單力孤。走投無路的他,逃往深山,選擇一顆被枯藤纏繞的古槐樹自縊身亡。
“白公之亂”月餘便被平息,楚惠王重掌朝政。葉公成爲平亂最大的功臣,被楚王同時授予令尹、司馬二職。肅清反賊勢力,國家安定後,葉公以年邁不勝重任爲由,舉薦令尹之子擔任令尹,司馬之子任司馬。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回到葉邑的葉公,每日到田間散步,問農戶收成幾何,累了便喝幾杯粗茶,歇歇腳。待到夏夜晚風吹拂,他就對着荷塘,倒上兩杯自釀的酒,喝到眼神迷離,夫人便攜他回屋就寢。
有個成語——“葉(音‘攝’)公好龍”,說的就是葉公沈諸梁。這個成語出自漢朝文學家劉向的《新序》一書,比喻表面上喜歡某事物,實際上並不喜歡,甚至是畏懼。
由於這個成語的牽累,葉公被框定成一個虛僞的、名不副實的、表裏不一的人。一味假大空唱高調,其實輕浮傲慢,拿腔作調,令人生厭。
事實並非如此。有一種說法,葉公之所以跟龍有關聯,其實是跟治水有關。由於認知受限,古人認爲,水是由龍王管理,要想馴服水患,必須祭出龍王。所以,葉公在畫施工圖的時候,每個出水口都畫了龍。
沒想到以訛傳訛,到了漢朝,葉公竟變成畫龍卻怕龍的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