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晉國趙府。
近來,趙鞅的煩心事不少。
他心心念唸的晉衛關係發展得並不順利,蒯聵是如願得到了衛國國君的大位,可是卻沒買趙鞅的賬。在衛國立穩腳跟的他,沒有如趙鞅期待般跟晉國來往密切,言聽計從。反而是愛搭不理,要他到晉國會面總是藉故推託。
這件事情令趙鞅十分難堪。當初收留蒯聵,蔡墨、周舍、尹鐸都不怎麼贊同。雖然衛國是小國,收留被驅逐的太子,不必擔憂因此招來報復。可是,彼時的趙鞅正爲“亟治之難”的衝動引發的士氏、中行氏的反叛焦頭爛額。
齊國帶領一班小兄弟支持士氏、中行氏,公然跟晉國作對,衛國又是齊國的同盟。雖然蒯聵跟趙鞅征戰立了不少功,堵住了衆人之口,趙鞅仍然不得不揹負道義的“背叛”。唯一能夠說服衆人的辦法只有一個——幫助蒯聵入國奪位,作爲回報,換取衛國對晉國的忠誠歸順。
不曾想,趙鞅率軍伐齊遭遇了強烈的抵抗。迫於情勢,不得不撤退以待時機。很可能正是因爲這一點,蒯聵很是不滿。於是打消了依靠晉國歸國復位的念頭,憑藉不顧親情殺磨卸驢的冷酷手段,終於逼宮成功奪取大位。
可以說,蒯聵之所以上位,趙鞅並未給予實質性的援助。這麼一看,蒯聵對趙鞅愛理不理也是情有可原,無需苛責。
趙鞅的如意算盤落空,收留蒯聵十來年的恩情算是付之東流,令他十分沮喪。
再者,此時的他,已經六十多歲,運轉多年的老身板近來是時不時罷工,動不動就這裏不舒服,那裏不合作。想當年,將近十年大小戰事不斷,餐風露宿,金戈鐵馬,多麼意氣風發。
反觀現在的自己,嬌弱如閨閣女子,天冷則風寒,雨天膝蓋又刺痛難忍。這也不行,那也難受,雖然侍奉的人不敢流露出半點不耐煩,他卻主動嫌棄自己,時常一個人生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