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到趙鞅的認可後,趙毋恤很快便將自己當作趙氏的一分子。身份上的認同之外,接踵而來的是歸屬感榮譽感。他不習慣和哥哥們距離太近,畢竟成長環境不同,又不是出自同一個孃胎,不能強求跟所有人都親密無間。但是,對外他們必須團結一致同仇敵愾。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曾經只是課堂學習的內容之一,後來成爲趙氏家訓之一刻在竹板上,如今成爲父親整日耳提面命的口頭語,烙印在他的心間腦海。
倘若大哥仍是宗主,肯定會心慈手軟漠然置之。他會助大哥一臂之力,用點狠的,否則趙家肯定會喫虧。若是他......
唉,不裝了,他真的很想很想成爲趙氏的下一任宗主。
父親二十八歲就代表晉國主持諸侯會盟,提出讓諸侯爲周王室徵集糧草,調遣軍隊勤王。正是由於這次會盟之後的軍事行動,“王子朝之亂”的叛黨遭受重挫。
後來,各卿族進行的一系列革新舉措中,父親又大刀闊斧,大膽用人,銳意進取,贏得更多人的支持,趙家實力繼續壯大。
再後來,平定士氏、中行氏叛亂,又是父親一手主導。
若是非要評斷是非對錯,爹的一生,有英明神武的決斷,有開天闢地的改制,有不屈不撓的堅毅果敢,也有衝動、魯莽、狠烈、殘酷無情的一面。無論如何,他是趙氏走到今日最大的功臣——這是趙毋恤對父親的評價。
士氏的霸道,中行氏的強悍,智氏的無恥,是父親接手趙氏宗主之位後面臨的三座大山,他都一一翻越,實屬不易。若是稍微掉以輕心,很可能趙氏就會受到重挫,甚至葬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