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鸞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夜,廣寧城外,蒙古交易團營帳,燈火通明。
坐在上首位置的老者名爲巴特爾,蒙古科爾沁部第四旗主,老態龍鍾,看起來昏昏欲睡,但是眸子中時不時閃出的微光讓人心悸:
“半個月前,四平堡外,建州戰敗,留下漫山遍野屍體而去,導致我部對待大明的態度又有了分歧,貝勒的意思,這次我等以戰馬互市的理由入大明遼東一探虛實,爲我部後續策略提供依據。”
巴特爾身旁的中年漢子也是皺眉:
“這幾日觀察下來,大明廣寧至遼河一線各鎮堡、衛所皆兵將齊整,互有奧援,百姓大都遷移至廣寧右屯以南,以安定人心,而軍營衛所皆在前,大軍枕戈待旦,若是再戰,建州再難以取得瀋陽、遼陽那般雷霆大勝,明朝有一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看來,此言誠矣!”
兩個首領的話,讓帳內一衆蒙古漢子皆是神色凝重。
其實從嘉靖、隆慶直到萬曆中前期,如此漫長的時間裏,對明朝遼東疆域最有威脅的,始終是漠南蒙古諸部,到了努尓哈赤七大恨告天起兵之後,明朝廷纔將目光看向了建州女真。
而與此同時,由於俺達汗和林丹汗之間的鬥爭,使得蒙古諸部實力逐年削弱,迫使不斷東遷的科爾沁部落也開始在新的勢力角逐中,爲自己挑選一條新的道路。
是歸順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還是繼續和代表蒙古正統的林丹汗藕斷絲連,亦或者倒向富饒遼闊的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