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椽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饅頭一壺水,不過是一炷香的功夫,可就是這須臾片刻,孟嚮明沒有趕上出發的驛站馬車,所以,就只能靠自己的兩條腿去往省城。
等孟嚮明到達鄉試考場的門口時,已經是晚上了,門口的兵丁攔住他,死活不讓他進,這一年一度的鄉試,就這樣陰差陽錯的失之交臂,的確叫人遺憾。
這也令孟嚮明非常氣惱,他不甘心,於是就趁着夜色去翻考場的院牆,想要偷偷溜進去,結果卻被考場內夜巡的教諭和學究逮了個正着.
這下子事情鬧大了,要不是當地的兵丁和衙役看到他的浮票上寫的名字和籍貫,知道他是孟家村人,否則孟嚮明就會被就地革去秀才的功名身份,徹底斷了他的科考之路。
所謂浮票,指的是明代的文人士子們參加科考了路引和憑證,上面會詳細的記錄個人姓名與籍貫信息,孟家村在廢都城遠郊,當地的差役也都喫過孟家村上上下下的孝敬,所以並沒有爲難他,反而爲他求起了情。
“大人,這小子讀書不易,圖個啥?不就是等着鄉試這一天,能中個舉子嗎?您就讓他進去吧?”
五大三粗的差役看着蠻橫,但是說起話來不乏人情世故,不僅僅是因爲曾經收受過賊村村民的好處,最主要的還是希望能夠成人之美,畢竟這孟家村要是出一個舉子,將來中進士當了官,到跟前再巴結,那可就有點晚了。
底層混日子的官吏差役們都有一個潛規則,對待文人士子,寧可欺老,不可欺少,老人皓首窮經一輩子,中不了就是中不了,可年輕人不一樣,他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差役們這麼想,但是那些讀書認死理的學究和教諭們可不這麼看,言語中對孟嚮明的身份與行爲多有不屑,時不時出言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