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馮道:五代常青藤,歷經四朝十代君王,世稱“十朝元老”。(882年-954年)後世對其評價不高,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爲“奸臣之尤”。其實也就早死了幾年,以趙匡胤奪鼎時不殺一人的原則,活到960之後,以其當時的地位,三公沒跑,後面宋朝文人再罵估計要看看皇家臉色。今天人常說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出自他的詩句“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五代城頭變化大王旗,最後還能一統南方諸國,文官系統一直在其領導下沒有崩潰是主要原因。所以說歷史在歐陽修、司馬光這類舔狗的打扮下究竟咋樣可見一斑。
趙普:922年-992,字則平,964年爲相,在趙匡胤在位時間內一直是與趙光義的開封本土派分庭抗禮的存在,“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其名言,後世評價譭譽參半。
段思平:(893-944)大理國的締造者,開國皇帝,在位八年,年年建寺,鑄佛萬尊。
郭威:(904-954)後周太祖,別名郭雀兒,年少時頸部刺有紋身,隨着年長紋身漸漸展開,右邊的小雀兒就能喫到左邊的米粒。
柴英:名杜撰,郭威妻,據傳柴氏本爲後唐莊宗嬪御,莊宗死後,明宗將大批宮人遣散回家,途中見郭威非常人,執意相嫁。
郭榮:柴皇后兄長柴守禮之子,後過繼給柴皇后。
大周后:(936年-965年)周憲,又名周娥皇,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並搜尋五代時已失傳的《霓裳羽衣曲》,改訂爲新曲。十九歲(955)時嫁入宮中,女孩子起名憲實在少見,有口含憲章的寓意,她爹南唐司徒周宗野心不小。
小周後(950年-978年)剛五歲,娥皇女英二女侍一夫的故事廣爲流傳,雖無法考證小周後叫女英,可卻因名應驗上了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