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臘月二十四,小年。
在一處地勢險峻的崇山峻嶺上,於西南威名赫赫的鎮南將軍魯欽正緊鎖着眉頭,舉目遠眺。
在其身旁,還有一名文官模樣的中年人,從身上緋色官袍的補子來看,正是雲南巡撫閔洪學。
除了閔洪學及魯欽這兩位文武官員之外,不遠處還立有幾位身材魁偉,但樣貌與漢人有些許迥異的漢子,口中所說的"官話"也頗爲蹩腳,不時還摻雜着些許晦澀難懂的語言。
此地的正式名稱爲幹崖宣撫司,地處雲南疆域最西端,歷史上在永樂年間被設立爲長官司,後於正統年間升爲宣撫司。
永樂年間,朝廷爲了管轄疆域廣袤的雲南地區,遂在此地設立了大量宣慰司,宣撫司,長官司,皆以當地土司擔任,從而完成了名義上的統治。
正統十一年,爲了更好管轄雲南邊境地區,朝廷摒棄了諸多冗雜的官衙,設立了"三宣六慰"的制度,朝廷於此地的威勢達到巔峯。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擁兵自重的土司們愈發蠢蠢欲動,朝廷對於"三宣六慰"的掌控力與日俱減。
再加上"鄰國"緬甸東籲王朝的崛起,雲南外邊政區不堪緬軍的襲擾,或被迫或主動的併入了緬甸,成爲東籲王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