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是他有些"一葉障目"了,全然忘記了如今的大明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優厚的待遇下,總會有些年輕士卒願意"背井離鄉",遠行至千里之外的倭國駐守。
"具體的章程,兵部和戶部商議着來,但將士們每次駐守的期限不宜超過兩年。"見眼前的朝臣們均沒有反對,朱由校又趕忙補充了一句。
"遵旨。"
一語作罷,乾清宮暖閣的氣氛便是在悄無聲息間逐漸凝重起來,幾位神色淡然的朝臣也逐漸坐直了身子,眼神很是犀利。
所有人都知曉,剛剛有關"倭國"的討論不過是一個小插曲,今日廷議的重頭戲,還是當下最爲炙手可熱的"安南"。
"廣西及雲南兩地,近些時日可有軍報進京?"正如幾位朝臣心中所想,案牘後的朱由校稍作沉吟之後便是話鋒一轉,直接將話題帶到了數千裏外的"安南"。
"啓稟陛下,"見朱由校發問,身着緋袍的禮部尚書徐光啓便是緩緩起身,朝着上首的朱由校拱手說道:"莫朝使臣已於年關前抵京,入住四夷館。"
"據莫朝使臣所說,如今安南國政局跌宕,後黎朝權臣鄭梉野心勃勃,着手準備剷除割據在南部的阮主政權,正是我大明發兵介入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