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笙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儒法相濟的政治思想,可以說對於年少的劉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做太子的時候,劉啓就對他的政治智慧極其欣賞,經常採納他的諫言,以他爲自己的“智囊”
。
但即使是儒法結合,那也到底有個輕重厚薄。
晁錯是峭直刻深的人物,本性當然更爲崇尚、偏向法家。作爲劉啓的老師,他曾經向劉恆上奏,聲稱“皇太子所讀書多矣,而未深知術數者,不問書說也。”
他是對於劉啓文化品性和政治資質最爲了解的人,也是最爲少年時期的劉啓所考慮的人。所以在劉恆的面前,他在稱讚劉啓“皇太子材智高奇,馭射伎藝過人絕遠”的同時,非常認真地提出了,要讓皇太子多多學習“術數”的請求。
什麼是術數?結合他在這一段前面的發言,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爲能夠“臨制臣下而治其衆”使“衆臣畏服”;“聽言受事”使自己“不欺蔽矣”;能“安利萬民”讓“海內必從”;“忠孝事上”使“臣子之行備矣”的治國之術。
這一段看起來有點繞,但細究本質,強調的很多都是君主的權威,要能夠控制臣子的尺度。
——這就是很顯然的法家思想了。】
“這晁錯……”劉邦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鬍鬚,看着光幕上有點眼熟的人影。
“是之前,說到恩師的時候,在光幕上顯現出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