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笙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未來國鼎立,蜀漢入川的時候,諸葛亮面對着當時蜀漢國弱兵弊的不利條件,依舊排除萬難亦要堅持北伐。
其中固然是有要爲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堅持,以及王業不偏安,王業不肯偏安的嘔心瀝血,可同時也未嘗不是出於對蜀地鎖國磨人的憂懼。
畢竟,等到武侯仙逝,他那難以言說的憂慮也就逐步走向了現實。
他未來的繼任者們,雖然仍然想要延續着北伐的態勢,卻也難抵蜀地內部世家的消極抵抗和作爲統治者本人的劉禪日漸已然被消磨乾淨了意志。
兩漢最後的餘暉,終究只迎來了安樂公那句“此間樂,不思蜀”;再驚才豔豔的人物,也只能給漢朝拉上了結束的帷幕。】
【劉邦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勢,
一個不得不說上一句險惡的陽謀。】
後世人的語氣是很輕鬆的,
彷彿無意間帶過的蜀漢,只是它信手拈來用以舉例的剪影。言辭的重點依舊着落在蜀地對於劉邦的不利之處。
可皇帝陛下沒心思理會他當年的波折。經歷過一切的人物,眼神中能夠倒映出的自然不是蜀地秀麗的風情,也沒什麼心情在乎那此前不曾聽聞的名詞,欣賞那後世文人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