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笙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初的科舉還有明法、明字、明算等技能的用處,王安石科舉改革的時候尚且還記得復興法學的考試。
但到了明清,除了八股還有別的選擇嗎?除了經義儒學還有別的選項嗎?
錯的不只是八股,錯的不應該是一種文體,錯的是階層分明封閉自守的封建社會本身。
就像北宋米芾還曾銳評,說書法之壞自唐顏真卿始,人皆以書法“幹祿”——爲了科舉寫的規矩、清楚、崇尚法度。因爲科舉考試有字數和時間的要求,所以字體更淺更柔。
這些書法家們痛心疾首:古法書法的立體縱橫感蕩然無存,一管豪錐入木三分用筆如刀的晉韻已成歷史,這是時代的敗壞啊!
——這是科舉的錯誤嗎?這是顏真卿的錯誤嗎?
我覺得,錯誤的,也許應該是將藝術家、政治家、辯論家、思想家、哲學家、史學家……這些一切本該各自發展,兩廂安好的存在,強行雜糅一起的社會生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