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風7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向大門的主位上坐了三個和尚,兩個側面各坐了一個和尚。衆僧手持法器,敲敲打打,韻味十足地扯開了嗓子,開始了這一場超度儀式。
每一臺焰口,到來的和尚,人數不盡相同。側面和尚的人數是不變的,但主座上的和尚,人數有所不同。可能是三個人,可能是四個人,也可能是五個人,或是六個人、七個人。主座上只有三個人,被稱之爲“三臺大師”;四個人,被稱之爲“四臺大師”,以此類推。
這主座上大和尚的多與少,並不完全由主家決定。上表或是本家也是可以送“焰口”的,也就是在主家的基礎上增加大和尚的人數,這個增加的費用由他們出。“三臺大師”的焰口是最低的標準了。如果有人送一臺的話,就變爲“四臺大師”了;送兩臺的話,就是“五臺大師”,以此類推。
一會兒由側坐的和尚們唸經;一會兒兒由主座上的和尚們誦經;一會兒衆僧一起高聲誦讀着;一會兒僅一個大和尚敲打着法器,悠哉悠哉地誦着經文。
猶如高山流水,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韻味無窮……
大和尚們誦經時,鬱風跪在那兒燒紙錢。
突然間,起了風,不斷地將煙霧吹入堂屋。
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儘管大和尚們誦經時,多半的時間是閉着眼睛的,但煙霧還是將處於下風口的大和尚們燻得老眼昏花,眼淚汪汪。
受災最嚴重的那個大和尚終於受不了了,但他也不好讓鬱風就不要再燒紙錢了,很是委婉地對鬱風說道:“那個風,是吧?你用不着一直在那邊燒紙的。我們每次唸經,剛開始的那個時候,或是讀人名的時候,你要在那邊燒紙。其它的時候,用不着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