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水自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辯的聖旨很快傳到了公孫瓚與袁紹的手中,公孫瓚接到聖旨之後,親自提筆一封書信回給了劉辯,內容大致是要想退兵,請劉辯下旨給袁紹,讓他每年給幽州送來錢餉五百萬,糧草二十萬石,。同時,正式冊封公孫瓚爲幽州牧,封縣侯,如此方可罷兵。
劉辯收到書信後大怒不已,“有勇無謀的匹夫!貪戀虛名的蠢貨!烏桓大軍隨時都能進攻右北平與遼西二郡!鮮卑更是能直搗廣陽與代郡二郡!現在四郡的守備加起來只有不到五萬人馬,還是分散在各地守備,戰線太長,烏桓與鮮卑一旦南下,便無力抵擋,城池丟了不要緊,只可憐四郡的百姓!”
於是劉辯在鮮卑與烏桓派出了大量探馬,一旦發現兩支胡人的大隊人馬,飛馬來報。
袁紹在接到劉辯的聖旨之後,陷入了沉思,他開始糾結該如何應對劉辯的聖旨,如果接受劉辯的聖旨,公孫瓚在背後偷襲,只怕損失更大,冀州恐怕也難以保全。如果不接受劉辯的聖旨,難免落得個抗旨不遵的罪名,劉辯便師出有名,從幷州出兵直搗冀州,無論是接旨或者不接旨,對自己來說都是一樣的結果。
袁紹將劉辯的聖旨交給了堂下的五個謀士,田豐、沮授、崔浩、郭圖、逢紀。袁紹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想請他們五個來提出一些意見。
田豐率先說道“主公乃是四世三公之後,天子親自下旨,主公應當遵旨而行否則一旦天子出兵冀州,我們則是受到兩面夾擊,到那時恐基業不保,還請主公三思。”
沮授緊跟着說道“主公!田元皓所言不無道理,更何況,公孫瓚連戰連捷,兵鋒正盛,在下建議主公暫且罷兵休戰,休養生息,那公孫瓚想必也接到了聖旨,他斷然不會輕易退兵,這樣的話,劉辯必會出兵幽州,等他們鬥個兩敗俱傷之時,我們趁勢出兵,定可一舉攻破幽州。”
袁紹眼前一亮,剛要同意沮授的方案,一旁的郭圖站了出來,“沮授所言,真乃婦人之見。”
袁紹身形一頓,看向了郭圖,等待着他的發言,郭圖說道“主公!幽州民風彪悍,盛產戰馬,公孫瓚麾下的騎兵,堪稱世上一絕,絲毫不弱於昔日董卓的西涼鐵騎與劉辯的幷州狼騎,我們一旦退兵,公孫瓚趁勢掩殺過來,我軍雖衆,但都是步卒,如何能夠抵擋公孫瓚的鐵騎?在下建議主公,據城死守,待到公孫瓚的兵鋒受挫時,一舉出兵,定可大獲全勝!!”
逢紀站了出來“郭圖大人所言極是,步卒對抗騎兵風險太大,公孫瓚的騎兵只要衝入我軍軍陣,我軍必然大亂,在下也建議,據城死守,避免與公孫瓚軍進行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