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日的凌晨,雖然時間已經過了5點半,但躍州的城區仍然漆黑一片,暗淡的路燈也僅僅讓人感覺到大概的方向。就在此時,一個消瘦的身影在新城區塊的前府山前慢慢跑過。這是林日新,每天凌晨5點多,他就開始了跑步,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40來年,酷暑寒冬都不曾停歇過,即使碰到雨天,他也是打傘跑着。
躍州市區有三座山,西面的是郭山,南面是軒山,東面的就是這座前府山。相比較而言,前府山海拔約100多米,是三座山中間最高的。前府山植被茂密,半山腰有一座白馬廟,平常香火甚旺,特別是到了每年正月廿五的廟會節,全國各地很多的善男信女都會相聚前府山拜祭。爲了確保安全,每年的這一天,屬地的街道都要安排公安交警來維持秩序。
說起這白馬廟的香火,這裏有一個相傳已久的傳說。西漢年間,閩越王郢有個兒子,愛騎白馬,大家都稱他白馬郎君,他年少英俊,善於騎射。當時傳說閩越國的鱔溪裏蟄居着一條巨鱔,經常興風作浪,荼毒百姓。白馬郎君爲除民害,騎白馬,佩弓弩,在鱔溪邊等了幾天後,終於等到巨鱔露頭,他連發三箭,射中巨鱔,而後騎馬踏浪逼近巨鱔,抽出身邊的佩劍砍向巨鱔。巨鱔負痛擺尾死死地把白馬郎君纏住,後來巨鱔傷重氣絕,白馬郎君也力竭而亡。
爲了感念白馬郎君的恩德,當地百姓在鱔溪邊的山上建廟祭祀。後來宋明兩代的地方誌裏均提到過白馬郎君的事蹟。歷經滄海桑田,鱔溪早不復存在,這座山的名字幾次反覆,到了民國抗日戰爭年間,山的南邊幾棟建築物,有一段時間曾經臨時駐紮過東海省躍州特派專員官署,因爲和政府衙門有關聯,所以這座山就被稱作前府山。
前府山北面是圩江,躍州市區西起郭山的環城路卻偷偏在前府山的西邊拐了彎,前府山就被隔在了城外。後來,隨着躍州市建成區的擴大,十多年前,前府山也被划進躍州市建成區的範圍。圩江路沿着山邊延伸,從前府山的北邊一直向東,通向圩海區。當地園林部門根據需要,也對白龍廟的外觀進行了整修,力求廟宇外觀和山體綠化協調。但是,由於傳說白龍廟祭祀的白馬郎君對善男信女有求必應,因此,這裏常年香火不斷。
林日新一般繞着前府山跑上兩圈,這樣大概是8公里左右,這條晨跑路線,他已經堅持了10餘年,他覺得這樣的運動量使自己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在時間上也不會影響到上午的工作,因此他每天都跑得很放鬆。可是,今天他的腦海裏一直在回想着幾天前凌天向他敘說有關蘇志誠的事,他要趁着晨跑大腦氧氣供應量最足,也是大腦最有創意的時間,儘快理出一個頭緒,和趙向軍做個深度的溝通,以確定下一步採取的手段。
幾天前,凌天又來到林日新的辦公室,剛一坐下,喝了一口茶水,說:
“林總,我這次總算把您交給我的任務完成了,正如您所料,這個蘇志方果然是蘇志誠的親弟弟。”
對於這一點,林日新並不感到意外,但是他需要翔實的證據,於是就問:
“凌探長,這個我需要證據,你給我說說看,你是怎麼做的,還拿到了什麼相關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