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拍攝《尋》的時候正值暑假,孫綿綿就像小尾巴一樣跟着爸爸在劇組,小小年紀的她經常被劇情感動地哭得稀里嘩啦,孫希年還笑說劇組多了只小花貓。所以,她對這部電影的印象非常深刻。
《尋》其實劇本情節並不複雜,但正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卻收穫了高層次的成就。
影片沒有用高級而複雜的拍攝手法,也沒有一味地堆砌悲傷,甚至沒有特別激烈的對白,就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真實地反應兒子丟失對這個普通的家庭帶來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悲痛過後,丈夫埋怨她不小心,林芳沒有辯解;婆婆勸她再生一個,林芳不同意。
寧願離婚,寧願身無分文地離家,只爲尋找被人販子拐走的兒子。
因爲,她是一個母親。
她不能忘記曾經奶聲奶氣叫自己媽媽,在自己懷裏撒嬌粲然而笑的兒子。
孫綿綿選的片段是電影結尾,十年裏林芳輾轉各地,卻依舊尋子無果。大年三十,在狹小的出租屋裏,聽着屋外震耳欲聾的鞭炮和鄰居家闔家團圓的歡聲笑語,林芳將這些年給兒子親手做的一年四季的衣服,從小到大,一件件擺在牀頭,邊回憶邊自言自語的一大段獨白。
孫綿綿空着手站在舞臺中央,對着大屏幕完全脫稿表演。
直到大屏幕上的電影畫面停住,她長睫低垂,那一直匯聚在她眼中的晶瑩淚水才順着白瓷般的臉頰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