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7 虎牢關之戰(九) (第1/4頁)
大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的這首《泊秦淮》,道盡了後陳亡國的淒涼。用在此時的洛陽城內,雖然有些與背景不和,但是也有幾分相似。
洛陽城是大漢帝都,靠近皇城,居住的大多都是些官高爵顯的達官貴人。眼下雖然山河破碎、逆臣篡國,百姓流離、生靈塗炭,但是在這些高官顯貴的家園裏,卻大多依舊是歌舞昇平,全然感受不到一絲國將不國的哀傷。
這些官宦的家眷,甚至把虎牢關驚心動魄的廝殺當做家常一輪,彷彿那是跟自己很遙遠的事,永遠不會影響到自己安逸的生活一樣。
蔡邕因爲書文雙絕,才名卓著,深受董卓重視。董卓曾一日三遷其官,現在居中郎將之爵。
洛陽帝都包括天子都在董卓掌控之下,蔡邕受董卓器重,自然羣臣中多有人巴結逢迎。一時間,蔡家在洛陽門第顯赫,人人歎羨。
蔡邕早年間可能有點兒什麼病,一直沒有孩子。直到四十歲,蔡邕的侍妾纔給他生下一個女兒。雖然這個女兒是庶出,但是蔡邕愛如掌上明珠。爲這女兒取名蔡琰,後又取字昭姬。
古代人的壽命相對較短,所以纔有類似“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在這個時候,四十歲纔有孩子,絕對算是老來得女了。
也正因爲此,蔡邕對這個女兒是極其寵愛,從小就捧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要星星絕不給月亮的寵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