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悶蛋的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大志是個可憐的孩子,三歲那年,父親上山砍柴滾下山崖受了重傷,村民們把他擡回家去,在牀上躺了半年之後就撒手人寰了。
父親死後,朱大志就和母親吳氏,還有爺爺朱老漢一起生活,朱老漢年紀大了,又有咳喘的老毛病,因此一家人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吳氏瘦弱的肩頭。
吳氏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爲的就是讓這一老一小能喫飽飯,可在那個年代,喫飽飯對普通人家都是奢望,更別說像朱家這樣失去勞力的人家了,儘管吳氏一刻也不敢停歇,家裏依然是喫了上頓沒下頓。
吳氏苦苦支撐了兩年,第三年的時候,吳氏改嫁了,從此在朱大志的腦海中,母親的形象就越來越模糊,最後完全沒有一點印象了。
吳氏走了,朱老漢就拖着病體,帶着孫子挨家要飯爲生,可那個年代大家都不富裕,有時兩天也要不到一粒米,朱大志餓的哇哇直哭,朱老漢就抱住孫子泣不成聲。
爺孫倆苦苦熬過了幾年,在朱大志八歲時的冬天,天氣非常的寒冷,朱老漢的咳喘病加重,很快就在痛苦中離開了人世。
唯一的爺爺也去世了,朱大志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兒,他抱住朱老漢冰冷的屍體眼淚鼻涕一把抓,村裏的人看到可憐的孩子無不落淚。
村民們就一起挖了一個墓穴,用草蓆把朱老漢捲起來,在呼嘯的北風中把他埋葬了。
朱老漢走了,撇下朱大志一人孤苦伶仃的,村民們見他可憐,就從牙縫裏擠出一點東西接濟他,但靠那一點接濟根本喫不飽,朱大志就繼續出去要飯,要飯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但他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朱大志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早已不再以要飯爲生了,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後山開了幾畝荒地,農忙的時候種地,農閒時就砍柴到街上賣,一個人的日子雖不富裕,但也能喫飽穿暖,他已經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