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短片的最後一場重頭戲,在劇場的舞臺上拍攝。
這是一組拍攝難度極高的長鏡頭,從後臺化妝間開始手持跟拍,進入候場通道,逼仄的空間內光線昏暗晦澀,三位主演的對手戲幾乎都發生在無聲中,場面調度烘托出極致壓抑的情緒,在演員們登上舞臺、聚光燈亮起後得到釋放。
這也是段景曜所飾演的男主角最高光的段落,秦煊將他最後在話劇中的表演設計成了一鏡到底,隨着光影的變化,他悄然完成了戲裏戲外的轉變——
男主角徹底與他在戲中戲裏扮演的角色融爲一體,即使早已發現道具匕首被換,他也甘之如飴地張開雙臂迎上利刃,任由刀尖刺入心臟。
這個人物的部分靈感來源其實是喬澤自己,他清冷淡然的外表下是對藝術近乎偏執的狂熱,此前與兩位對手戲演員的一切愛恨情仇,不過都是他在爲了表演而體驗生活。
他是否對誰有過真心,在這一刻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用生命實現了真正完美的演繹。
當然,以上情節都經過誇張的藝術加工,喬澤可沒有那麼瘋。
瘋的部分有一點來自秦煊和他那個前男友,不過現實中血腥帶來的視覺刺激,在短片裏換成了大面積的紅色燈光。
光影的效果和第四堵牆帶來的間離感讓故事似真似假,結局究竟是真實發生,還是男主角的想象,不同的觀衆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
其實在片子裏拍殺人情節是很冒險的,劇作老師曾無數次強調,人物的動機必須足夠充分,否則就會顯得兒戲,人物立不住,故事也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