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曬不黑 (第8/9頁)
陳詞懶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程肆好奇:“我只在野外見過小蟒蛇,印象並不深。動物園裏那些大蟒蛇還挺溫順的。野外的大蟒是不是更兇?”
周教授笑道:“動物園飼養的那些蟒蛇,基本上都是投餵已經殺死的小動物,比如老鼠、飼養的雞之類,都是殺死了喂到它們嘴邊。
“如果是活的‘飼料’,可能會撲騰得很厲害。它們就會焦躁,會變得有攻擊性,那樣對工作人員就危險了。
“所以很多動物園的那些大蟒蛇是不可能放歸野外的,放出去就是死。一是它們的體型已經很大了,很難找到安全的容身之地;其次野外競爭力減弱,已經習慣了被喂到嘴邊。生活的環境也太過乾淨安逸,有些連蛻皮都有人從頭到尾看顧。如果換成野外環境,它們無法適應。
“一些項目組真正決定放歸的那些動物,從小餵食的方式就不同,給它們創造的生長環境也不同,只等合適的時間將它們放歸野外,它們的存活率也會更高。
“就拿蛇來說,真對蛇瞭解的人會發現,野外的蛇與人工飼養的蛇,它們的氣勢、眼神都有明顯差距。”
這點兒Steve深有體會,“蛇不像貓狗那樣表情豐富,在很多人看來,它們的眼睛也都是冷冰冰的,沒什麼不同。但如果是真遇到了,我能夠從它們身上感受出來那種差距。有些飼養的蛇更明顯,性情溫順的蛇,會表現出對人的親近,不親近也不會太害怕,而野生的更警惕,生存智慧更高。寵物和野獸是有明顯區別的。”
風羿突然道:“所以,獸性這個東西,也算是一種利於生存的天性?”
周教授笑着接道:“這是當然。咱們不談哲學上的獸性,只說隨基因遺傳下來的那些生存智慧。獸性作野獸天性來解釋,對它們而言就是一種生存智慧。比如狩獵者們爲了捕獵而隱藏氣味,又比如候鳥遷徙,那都可以看作是一種獸性。如果候鳥被人關久了,形成習慣,忘了遷徙,一旦養它的人撒手不管,它能不能活就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