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提拉米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獻之喫得肚皮圓鼓鼓的,明明已經喫撐了,可是嘴巴卻還想繼續品嚐美味。
見那雙烏溜溜的眼珠,目光渴望的盯着那些肉片,王羲之笑着言道:“看來七郎甚是喜愛這缹豚肉。吩咐下去,這幾日食案上必備此菜。”
缹,也就是煮,爲小火慢煮之意。後世北方稱這種烹飪手法爲燉,南方有些地區稱這種烹飪手法爲煲。
而豚,並非指水生物。在古代,是指豬。
這缹豚肉做起來十分複雜。需要一隻小肥豬,重量不能超過二十斤。先用熱水把豬燙一遍,再用荷葉使力揩抹全身,來回洗抹三遍。之後把豬切成大塊的肉,放進鍋裏繼續煮。用木勺把浮渣撇出來,向鍋里加點水,繼續把煮出來的浮渣撇出來。煮到沒有浮渣的時候,將豬肉撈出來,換水再煮。
這次煮的時候,要放入二升酒水,以殺羶臊味。這時候,還會煮出一些浮渣,把這些浮渣撇出來。加清水繼續煮。直到沒有浮渣,纔將肉撈起來。放在砧板上切成肉片。其後,把肉片放進鍋裏。在鍋底鋪上一層肉片,加入一層豆豉與白鹽、蔥片與薑片還有花椒。以這些調料爲層隔開肉片,接着分層。一層肉,一層調料,這樣安排。
最後,加入清水,開始煮。等肉煮成琥珀色的時候,就可以熄火了!
做好的缹豚肉,沒有腥臊味,豬肉清香,不油不膩,甚是好喫!
郗璇也看到了小兒子的眼神,她笑着言道:“七郎,晚些時候再繼續喫,不急在一時。切莫撐壞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