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宗族體系 (第1/3頁)
胡老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光飛逝又臨近過年,不想張父來電話說大堂伯去世,能早點回家就早點回來,堂伯的葬禮儘量要參加。
聽聞消息,張萬牛連忙收拾行李帶着阿紫和兒子連夜趕路回家;路上和阿紫聊起大堂伯往事感慨萬千!
大堂伯的父親和張萬牛的爺爺是親兄弟,大堂伯父親是老大,張萬牛爺爺是老三,二爺爺很小就被送人,解放後也曾聯繫,但總因路途遙遠慢慢就不再往來。大伯父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自小家貧,其父母生育多個子女,只有他一個養大了,其它的要麼餓死要麼病死;十六歲時其母親就因病無錢醫治而死去,父子倆生存艱難,後來通過媒人介紹大堂伯和其父親爺倆到離張家有十多里的李家做上門女婿;其後母雖新死了丈夫但正好有個和他同齡的女兒。不久後,爲了節約彩禮,大堂伯和其後母的女兒也結爲夫妻。
兩對夫妻雖然艱苦,過着面對黃土背朝天的最普通農民生活,但總算熬過了大亂世,解放初期的大建設,以及其後的各種運動,因爲出身好日子雖然清苦也沒有經過多少波折。
改革開放後分田到戶各種政策的開始實施,大堂伯的日子逐漸好起來,兩個兒子也蓋了新房,幾個女兒也成家立業了;可好景不長,隨着人口的報復性大漲,農村土地開始緊張,於是李家人開始覬覦大堂伯的宅基地和分到的田地和山;各種明的暗的手段展開驅趕;眼看就可以收穫的莊稼一夜之間全給人毀了,養的雞也被人毒死了一大批,大堂哥氣不過,就報了警,警察抓了四個破壞的小青年,關了幾個月,賠了一些錢;可他們的日子更孤立了,就連大伯母的堂兄弟對他們也冷眼相看,不理不睬;小孩在學校也備受欺負;整個李家一百多戶人家沒有幾個搭理他們。
張志成聽到這裏不由得問道:“爸爸,你的大伯母不也姓李,也是李家人吧,怎麼就被當作外姓人呢,怎麼她還在就被趕呢?”
張萬牛道:“在父系社會,女性是沒有繼承權的,是男人的附屬品,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果沒有父親或者兄弟的保護,女兒在家族中是沒有地位甚至沒有立足之地的。”
阿紫抗議道:“這是典型的封建主義餘毒,都什麼年代了,還抱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的思想不放,農村這種現象什麼時候可以改變呀,看看城市,男女不一樣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不一樣享有繼承權?不一樣算傳宗接代?國家都宣傳生男生女一個樣,農村怎麼還抱着多子多福沒兒子就絕種的觀念不放呀?”